做好政治交接 重在薪火相传
发布时间:2013-05-02 13:53:09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丹东市委员会      浏览:685次

蒋树声 

《民盟中央关于开展政治交接主题学习实践活动的意见》已经下发,在今后一个时期,这项活动将是全盟各级组织的一个工作重点。学以致用,思为躬行。各级盟组织要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民盟在多党合作事业中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组织和实施这一活动,通过活动的深入,达到坚定政治信念、提高思想认识、推进自身建设、强化履行职责能力的目的,在完成今年换届新老交替、政治交接的同时,建立巩固和发展政治交接成果的长效机制,使民盟进一步成为自觉与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促进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更大力量的参政党。

1997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并肩战斗的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退出了领导岗位,如何传承他们的政治信念和优良传统,成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任务,政治交接作为民主党派的换代主题提了出来。2002年,民主党派开始了由新一代领导人主导的第一次换届,重点任务是巩固和发展政治交接的成果,明确在新世纪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参政党。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换届、所要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实际上是政治交接这一重大历史性任务在前述两个阶段基础上延续与深入的第三个阶段。政治交接,不唯一时;薪火相传,重在长久。在1997年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江泽民同志就民主党派的政治交接提出了“三个延续与发展”的要求:着眼于各民主党派政治纲领更好地延续与发展,着眼于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关系更好地延续与发展,着眼于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的坚定政治信念、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更好地延续与发展。2006年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针对民主党派即将开始的换届工作明确要求:强调要突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主题,遵循多党合作的政治准则,符合政治交接、优化结构和健全机制的总要求。瞻之于前,启之在后。回顾十年间政治交接每一阶段的发展,体现出了一条推进与深化的主线:继承优良传统,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心与决心。

我们当前要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政治交接的第三个阶段,在同一主线下,新世纪新阶段也有新的任务。一方面,在这次换届新老交替后,出生于解放前、改革开放初期加入民盟的领导人大部分退了下去,一批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后、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九十年代前后加入民盟的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发展正处于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对外开放正在深刻变化着的国际局势中不断扩大。古人云:“认理真,众论淆之方不疑;守义定,利害临之始无变。”身处多样、多元、多变时代的年轻一代,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民主党派领导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优良传统,保持民盟的政治方向不变、优良传统不变、优势和特色不变,是政治交接第三个阶段的重点任务,也是教育实践活动要实现的重大目标。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着重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温故,深入体会历史,继承和发扬民盟前辈领导人久经考验后锤炼而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一是知新,认真学习两个“5号文件”,把握当前的时代特点和任务要求,为我们的传统增添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在这两个方面,民盟的优秀范例不绝于篇。1946年,蒋介石悍然撕毁世人寄予厚望的国共协定,发动内战,在这个重大的历史关节时刻,民盟是否参加国大成为焦点;当时的民盟主席张澜先生,面对尖锐复杂的局面,领导民盟坚拒国民党的威逼利诱,选择了与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民盟绝对不能参加国大”的大义大节之声,在今天仍如大吕黄钟。当民盟又一位卓越的代表人士费孝通先生担负起领导职责的时候,正值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时期,坚定地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这一代民盟领导人虽历经坎坷而始终不渝的矢志立场;当时,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开始了在新时期对于阶级对抗逐渐消亡后的社会主义阶段的社会矛盾形态和解决途径的反思与探索,并在认识与实践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于十六届六中全会制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在这一关乎中华振兴的探索历程中,费孝通先生于1990年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社会和谐文化理念。在新时期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费老以其卓越的政治远见和丰厚的文化学养为我们提供了又一典范。

前人已去,逝者如斯,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众多优秀先辈为民盟奠定的立盟之本,我们必须坚持并根据新的时代需要予以发扬。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面临着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而民主党派也面临着搞好政治交接、提高参政党履行职能和发挥作用的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已开展了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并将提高执政能力作为战略任务;我们作为参政党,也必须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升自身建设水平和参政能力。人事有代谢,时代在前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在继承的基础上丰富新内涵,以新内涵弘扬传统,既是当前的需要,也是我们参政党建设需持之以恒不断拓展推进的长期课题。政治交接,薪火相传,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民盟在多党合作事业中的可持续发展,全盟要为此不懈努力。

地址:中国辽宁丹东市振兴区六纬路24号
电话:0415-2127853    传真:0415-2127102     电子邮箱:mmddswzxb@163.com
中国民主同盟丹东市委员会版权所有 辽ICP备07004931号-1
中国民主同盟丹东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