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被挂在国家领导人的办公室里——记综合一支部盟员杜新元
发布时间:2013-07-05 09:09:08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丹东市委员会      浏览:619次

为国家领导人创作作品


    今年春节前,杜新元分别为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创作了两幅作品,如今这两幅作品被分别挂在主席和总理的办公室里。


    提到为国家领导人创作作品的初衷,杜新元告诉记者,从2008年他就开始有这个想法,他准备根据每位领导人的身份、理念、老百姓的评价等,用书法的形式给予体现。每幅作品分别由自己所作的一副对联、一首诗,还有摘录的一篇古文三部分组成,如送给温家宝总理的作品,对联为“鼎鼐追远  忧乐亲民”,诗文为“论语真堪百世经,宋人半部理升平;今朝鼎鼐谁能事,家宝嗣周镌汗青。”古文则选取《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段。


    杜新元年轻时就特别喜诗书画,历经数十年潜心研习,他的作品已经开始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艺术道路上走到现在,他已把书画艺术当成一生的追求。杜新元告诉记者,他的诗书画艺术之路有艰辛也有愉快,艰辛是在创作过程中,愉快是在创作结束后,看着自己的作品,是心里的一种释然,能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文学底蕴让他的书画作品独树一帜


    为何杜新元总能创作出独树一帜的作品呢?记者在与杜新元的交谈中得知,这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独到的理解分不开。杜新元认为,中国书法的传统就是真草隶篆行,就是晋韵、唐法、宋意、明清态势,这也是贯穿整个中国书法的全过程。书法的发展是在传统上的发展,创新是在继承上的创新。采访中,记者得知杜新元的斋号事“三声阁”,记者一时之间没能理解其中蕴意,经过杜新元的一番解释记者才得以领会:“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杜新元特别喜欢诗词创作,对于中华诗词的旁落和边缘化,他曾感叹道:“中华有大音,百代万人寻;唐诗宋词后,杂声赘我心。”相对于书法,他在诗词创作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几十年他苦读不辍,庄、老、哲学、古典诗词、文学、美学、文艺理论常伴其右,涉猎深广、吞吐古今,人类智慧的结晶奠定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23岁前,他学写古体诗,之后现代诗也写,古体诗也作。至今已创作诗词800多首,他的作品集《三声阁诗词画集》就有自书诗词400首。


    杜新元的诗均有感而发,写人情、写世态、写如今,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创作时的“情、境、理、趣”的意境,如他曾创作了一首写情的诗作《赋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高阁武筵休,黄鹤楼头徒旅游;若砺忧民忧国志,劝君独上岳阳楼。


杜新元的作品中大多是“自诗、自书、自画,三绝一体”,这也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对此,杜新元有着自己的理解,诗文同气,书画同源,诗文书画是互为表里的,正如一位古人曾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书法和绘画都是用笔墨表现的,都是线条的,书法掌握了,绘画就会受启发而技艺增进,两者并肩,互为体现。杜新元的作品就有这种韵味,读诗时,诗中现画;观画时,画中藏诗。


    作品中体现着他的思维和智慧


    杜新元,1945年出生于辽宁东港市孤山镇,笔名阿元。他的习字之后可追溯到少年,“我们那个年代,娱乐节目很少,我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沿着街道看店铺的牌匾,哪个用笔有讲究,哪个自成风格”从那时起,他就对“写字”情有独钟。上大学时,因身体原因辍学后,他就迷恋上了书法,“那是迷恋书法的人不太多,全国流行起书法热是80年代。”


    杜新元坚信,书画创作必须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仍在按照东方哲学行事。“练书法就得有一个准备,受得了寂寞,守得住清贫。练书法不是为了赚钱,书法本身不具有功利性,是为修身养性。”杜新元讲。这就好比“字如其人”,不是说你的形体,而是表达你这个人,是书法者性格、气质的体现,是书法者为人、品格、精神层次的问题。因为书法是载道的,是反映以为书写者感情的一门艺术。一件书画作品能为人称道,绝不仅是折服于作者的画工,还有作品中体现出的意境和作者的内心世界。


    “十分根柢腑中藏,一点灵犀倏电光;风雨多情摅血性,人间始得好文章。”这首杜新元创作的诗也反映了他一生的创作心得。最近,杜新元准备在汕头、南京、北海等地举办自己的作品展。他表示,会一如既往地继续走好自己的艺术道路,让自己的艺术生命继续向前延伸,使自己的创作水平不断提升。
地址:中国辽宁丹东市振兴区六纬路24号
电话:0415-2127853    传真:0415-2127102     电子邮箱:mmddswzxb@163.com
中国民主同盟丹东市委员会版权所有 辽ICP备07004931号-1
中国民主同盟丹东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