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春晚》的幕后耕耘者
发布时间:2013-07-05 15:00:34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丹东市委员会      浏览:742次

1月17日,丹东首届百姓春节联欢晚会在市文化宫拉开了帷幕。为了办好我市的第一个《百姓春晚》,充分体现晚会“欢乐、祥和、幸福”的主题,自2011年11月开始,《百姓春晚》组委会就深入我市7个县(市)区的20多个乡镇,收集节目、挖掘素材,努力发掘并实现晚会的群众性、广泛性、草根性、原创性、参与性以及互动性。《百姓春晚》百姓演百姓看,是这台晚会受广大观众欢迎的关键所在。然而,晚会的策划者和编导者们并未因为是非专业艺术团体演出而降低了对节目质量和标准的要求,而是更加精益求精。


作为我市知名的演艺人才,振安区群众艺术馆演员、文艺支部盟员马晶,为了这台晚会,可谓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马晶需要负责担任两个节目模仿秀和流行歌曲联唱的领队和指导工作,而且成员都是年轻人。年轻人都有工作,所以排练的时间就很难统一。为了凸显节目的新意,还要重新编排曲目。这就要求他们重新编曲、录音、和声和制作混音效果。因为没有经费,他们自己凑设备,托关系借录音棚,然后掐着点儿录制、联系。往往,马晶8点约了一个表演者,等这个表演者录完才9点半,他就等着11点另一个表演者来……


同样来自文艺支部的盟员、丹东市群众艺术馆的歌唱演员于红岩老师也为这台晚会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作为几个主要节目的幕后编导,于老师连续几个月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不辞辛苦地为这些百姓演员指导,陪他们练习,让每一位参演者把自己最好最亮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其中由于洪岩担任编导的开场歌舞 《欢天喜地过大年》既表现了过年的欢快气氛,又直抒丹东儿女对家乡的热爱;歌舞 《龙的传人》则别出心裁地融汇了嘻哈、饶舌和美声三种音乐风格,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红歌联唱《歌声飘过六十年》贴切表达了丹东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英雄气概。每一个节目都无一例外地引起了舞台上下的强烈共鸣,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可在这掌声背后,只有于老师自己知道付出了多少日夜和汗水,才有舞台上那耀眼的几分钟时间。因为几个节目参加的人数多,且来自各行各业,包括工人、农民、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自由职业者、退休职工、驻丹部队官兵、民间艺人和文艺团体等,跨老、中、青、少、儿各年龄段,因此组织排练非常困难。但于老师说了,看到每一个人都那么认真,那么投入,她觉得比自己在舞台表演还要开心,再苦再累也值了!


《百姓春晚》的许多演职人员都说,多亏有像马老师、于老师这样的专业老师的辛苦付出,才会有这么精彩的一台节目。他们才是《百姓春晚》最应该感谢的人,最值得尊敬的幕后耕耘者!


地址:中国辽宁丹东市振兴区六纬路24号
电话:0415-2127853    传真:0415-2127102     电子邮箱:mmddswzxb@163.com
中国民主同盟丹东市委员会版权所有 辽ICP备07004931号-1
中国民主同盟丹东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