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东都护府”说开去
发布时间:2014-05-29 10:52:05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丹东市委员会      浏览:815次

老一辈的丹东人提起“安东”,都会打心眼儿里觉得亲切。近代以来,自1876年清政府设立安东县,到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安东改名为丹东,“安东”这个名字在丹东这块土地上整整叫了九十年。但“安东”一名由何而来?能说得清楚的丹东人想必不多。笔者认为追溯安东的历史源头,则应该从安东都护府说起。


丹东地处祖国边陲,历朝都是军事要塞。据史料记载,公元668年唐灭高句丽后,设置安东都护府以统辖其地,这是“安东”之名首次出现。


安东都护府是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机构,其在地方行政体制上接受唐中央政府双重体制管辖。一方面,安东都护府作为河北道辖区的一级政府受治于河北道采访使。另一方面,安东都护府是唐朝在征服高句丽民族基础上在其土地上设置的带有羁縻性质的行政机构。羁縻制度是唐朝政府管理和安抚境内诸少数民族的一种统治方式,曾先后设立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来有效管理周边异族。安东都护府便是其中之一,应取其“安定东方”之意。


安东都护府属上都护府,其长官为安东都护,正三品,职责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凡对周边民族之抚慰、征讨、叙功、罚过事宜,皆其所统。按唐朝的规定,羁縻府州可由本民族代表人物出任都督、刺史之职参与管理本民族事务,并可以世袭。中央政府派员参与管理,或设置相应机构协调、监督管理。有唐一代,薛仁贵、高侃、唐休景、薛仁贵子薛纳、王玄志、薛泰、许钦凑、裴云挂、玄宗第十三子颖王李磁等,都先后担任过安东都护之职。


但是随着新罗、吐蕃、契丹、渤海国的先后崛起,严重削弱了唐朝在东北的统治。由于自身实力的削弱,唐朝安东都护府的治所不断内迁,先后迁治辽东(今辽阳)、新城(今抚顺)、平州(今河北卢龙)等地。安史之乱起,安东都护府于公元761年被废止,前后存在94年。由此可见,唐安东都护府治所的历史变迁正是受唐朝边疆形势的深刻影响的外在表现。


安东都护府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之一瞬,但清末安东县的设治却好似时光倒转。这意味着一千一百年后,安东这名又叫了回来。在构词形式上,“安”仍是安定的意思,“东”指盛京的东边。因此“安东”的完整含义应为“安定盛京的东边”。此举结束了丹东地区长达二百多年的封禁,安东的开埠又使丹东地区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东北沦陷至建国初期,安东作为辽东地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20余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65年安东市改称丹东市,取“红色东方之城”之意,安东县同时更名为东沟县。


(市直机关支部 潘晓宇)
地址:中国辽宁丹东市振兴区六纬路24号
电话:0415-2127853    传真:0415-2127102     电子邮箱:mmddswzxb@163.com
中国民主同盟丹东市委员会版权所有 辽ICP备07004931号-1
中国民主同盟丹东市委员会